1、【三人成虎】
比喻說的人多了,就能使人們把謠言當事實。
誤用示例:真是三人成虎,一眨眼的工夫,院墻就砌好了。
誤用分析:該詞為貶義,不能形容人多力量大。
正確示例:那個時候別有用心的人以訛傳訛,三人成虎,致使不少好人受到迫害。
2、【色厲內荏】
形容人外表嚴厲而內心怯懦。
誤用示例:其實,很多歐元區那些所謂的強國通常都是色厲內荏。
誤用分析:該詞專用于形容人的態度,不能用于形容國家。
正確示例:別被他的舉止嚇倒了,那是色厲內荏的表現,用以掩飾心虛。
3、【賞心悅目】
指因欣賞美好的事物而心情舒暢。
誤用示例:荷花散發出清新淡雅的芬芳,引來花蝶飛舞,賞心悅目。
誤用分析:該詞使用時一般以人做主語,如果主語是景物,要說“令人賞心悅目”,而且一般用于美好的景色。
正確示例:充滿彩虹色調的空間往往令人賞心悅目。
4、【上行下效】
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著怎么干。
誤用示例:在倡導社會主義榮辱觀的今天,領導帶頭,群眾自會不甘落后,如此上行下效,社會風氣才會有所好轉。
誤用分析:該詞為貶義,不用于表示群眾以干部為榜樣。
正確示例:上梁不正下梁歪,上行下效,于是,即使一般銀行工作人員,都可以濫用手中的權力。
5、【身無長物】
指除自身外再沒有多余的東西。形容貧窮。
誤用示例:我體育差,也沒有藝術細胞,不懂唱歌跳舞彈琴,簡直是身無長物。
誤用分析:該詞不能用來形容沒有特長,而是形容貧窮。
正確示例:他身無長物,只有一只箱子和一些錢。這人得找個住處,找些吃的,找個活干。
6、【身臨其境】
形容自己仿佛親身到了那個境地中去。
誤用示例:他指出,群眾利益無小事,信訪工作要有耐心、有方法,將心比心地去了解群眾提出的問題和困難,身臨其境地去化解矛盾,解決好實際問題。
誤用分析:該詞指“仿佛親自到了那個境地”,不要與“設身處地”混淆。根據語境,句中成語應改為“設身處地”。
正確示例:這篇散文把桂林山水描寫得形象逼真,讀完使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7、【深孚眾望】
使大家信服,符合大家的期望。
誤用示例:iPhone5S創新乏力,深孚眾望。
誤用分析:該詞表示符合大家期望,應與“不孚眾望”區分開,“不孚眾望”指辜負了大家的期望。
正確示例:我猜她從小到大都是家長鼓勵、老師表揚、深孚眾望的好學生,所以建立了一個功能強大且運行完美的超我。
8、【師心自用】
形容自以為是,固執己見,不肯接受別人的正確意見。
誤用示例:在學習中,要做到師心自用,才能提高學習成績。
誤用分析:該詞不表示學習老師的方法來運用。
正確示例:他是個師心自用的人,從不與別人共商計策。
9、【石破天驚】
原形容箜篌的聲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料,有難以形容的奇境。后多比喻文章議論新奇驚人。現在常被誤用來形容各種驚人的消息。
誤用示例:改革開放的成果越來越令人矚目,許多來中國的人都有感于三十幾年來中國發生的石破天驚的變化。
誤用分析:適用范圍錯誤,該詞不能用于形容驚人的消息或變化。
正確示例:澳洲聯儲主席(RBA)史蒂文斯發出未來澳元恐大幅貶值的警告,此言論石破天驚,很多商界人士都在猜測,難道澳元盛宴終將曲終人散?
10、【始作俑者】
比喻首先做某件壞事的人。
誤用示例:法國人比奈爾被公認為是心理衛生的始作俑者。
誤用分析:該詞不能濫用于一切倡導人,多用于比喻惡劣先例的開創者。
正確示例:目前警方正在考慮起訴始作俑者,讓其賠償這一事件造成的損失。
11、【司空見慣】
看慣了就不覺得奇怪。
誤用示例:早晨的時候,太陽從東方出來,到黃昏的時候,太陽便在西方落下,這對于我來說早已司空見慣。
誤用分析:該詞不適用于尋常的事情,如果發生得很自然,便不可以用這個成語。
正確示例:如今霧霾在許多大城市已是司空見慣的事。
12、【首當其沖】
比喻最先受到攻擊或遭遇災害。
誤用示例:發令槍響后,劉翔首當其沖,跑在最前頭,最終奪得了金牌。
誤用分析:該詞常被人誤用為首先接受任務或首先應當做某事。
正確示例:金融危機一來,很多行業都陷入了困境,金融行業首當其沖。
13、【首鼠兩端】
在兩者之間猶豫不決,動搖不定。
誤用示例:這所學校向家長發了一封關于收取學費的公開信,既言“切實減輕群眾負擔”,可實際收費額卻步步攀升。首鼠兩端,堪稱奇文。
誤用分析:該詞不表示言行不一,屬于錯用。
正確示例:面對失控的中國樓市,決策者們不宜首鼠兩端,而應果斷采取措施,促進房地產市場的理性回歸,徹底消除房地產市場的投機炒作行為。
14、【水落石出】
現多比喻事情終于真相大白。
誤用示例:有德之人不會以權謀私,不會貪污受賄,雖然清貧點,但活得坦蕩,沒有水落石出之慮,也沒有半夜敲門之驚。
誤用分析:該詞用在此處看似正確,但習慣上“水落石出”從積極的角度比喻真相終于大白,不表示消極的擔憂。
正確示例:現在先不要著急,總有一天問題會水落石出的。
15、【聳人聽聞】
故意說夸大或驚奇的話,使人聽了感到驚異或震驚。
誤用示例:在兩次戰爭中的傷亡人數都多得聳人聽聞。
誤用分析:該詞指實際沒有,被捏造出來的事,就是說聳人聽聞是假的事。所以此處為錯用。
正確示例:許多報紙為了推廣銷路,經常刊登一些聳人聽聞的消息,吸引讀者。
地址:合肥市蜀山區梅山路153號國旅大廈6樓(安農大南門)
聯系電話:0551-62827270 / 62833186
博學公務員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皖ICP備16021577號-1 經營許可證號:9134 0100 6910 69516R;  工信部備案管理系統
Copyright?2006-2023 www.shopbev.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