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11-18 15:57:23 | 發布人:
博學教育 | 點擊次數: 2027
為了幫助考生全面掌握江蘇申論考試訊息,深入了解其出題特點,從而更好地把握備考方向、提高備考效率,專家為考生梳理了2009—2016年江蘇省公務員考試歷年真題,并對命題趨勢進行了預測。
一、申論特點分析
(一)申論主題——趨向社會、經濟領域
十八大報告確定了“五位一體”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就是指政府施政要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這五個方面整合為一體去考量,而申論主題的類型亦與之相吻合,不會跳出這五大方面。同時,由于對同一問題的處理角度不同、解決方式不同,主題會出現差異。從近八年的申論主題來看,主題的選擇不再單一化,同時涉及多個領域的主題增多。以2016年江蘇申論試卷為例,其主題為“涵養好家風”,給定資料涵蓋了社會、文化、政治領域。

【解析】
2009—2016年江蘇申論對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主題均有所涉及,社會、經濟主題則是申論題材選擇的熱門,且七次出現復合主題。復合主題加大了考生理解材料的難度,同時也讓材料來源更加多元,考生在復習中要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等多方面著手,不能顧此失彼。
(二)給定材料
1.形式多樣,事理結合
隨著江蘇公務員考試的不斷改革發展,申論材料也表現出多樣性。根據材料的性質和特點,可以把材料歸結為政策文件型、理論分析型、事件闡述型、采訪記錄型和數據列舉型五種。考生在復習過程中要懂得區分清楚材料所屬類型,學會根據不同的材料選擇不同的閱讀方法,提煉作答要點。
理論材料和事實材料的交叉互補是江蘇試申論的給定資料一大特點。事實材料提供具體事件的詳細闡述,而理論材料針對事實材料給予觀點高度的提升,從而為理解材料主題、政策角度提供幫助。從近兩年的真題給定資料情況來看,試卷中事實材料占據了大部分的篇幅,理論分析相對較少,更需要考生對材料進行分析加工,側重考查對問題實質的理解能力。
2.貼近生活,時效性強
江蘇申論考試的材料有很多案例、事件和現象素材。從發生、引起關注到進入命題,時間不會太長,通常在半年到一年間,例如2016年江蘇申論考試給定資料1中提到2016年2月14日的“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盛典,資料3提到截至2016年2月8日零時共分享的現金紅包數,資料5介紹的2016年2月8日的文明祭祖活動等。所以,考生在進行知識儲備時,要選擇貼近生活、時效性強的,太陳舊的知識不會被出題人青睞。
3.案例廣泛,視野開闊
江蘇申論材料中相關案例的選取遍布全國,這些案例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所反映的也是全國范圍內普遍存在的并對當前和未來具有重大影響的問題。例如,2016年江蘇申論主題聚焦的是家風問題,材料涉及德孝文化節、微信發紅包、不良村風、文明祭祖及家風對社會風氣的影響等社會熱點,其落腳點都是“涵養好家風”。材料的廣泛選取有利于考生從宏觀上把握具體問題,材料中涉及的各地的不同經驗也為考生開闊思路提供了線索。
(三)題目類型
江蘇申論并沒有脫離申論考試的一貫題型,還是以歸納概括類試題、綜合分析類試題、提出對策類試題、應用文寫作類試題和文章寫作類試題為主。考生在復習時一定要圍繞這五大題型進行訓練,將其放于同等地位,切不可有所“偏科”,越是自己不熟悉的題型,越要加強訓練,這樣才能保證復習的全面性,從而在真正的考試中發揮自如,脫穎而出。